HI,欢迎来到期刊家园,学术咨询热线:13973556650
按期刊家园发行地区分类查找

医疗和健康 老龄化、城市化与协同治理新路径

时间:2025-05-23 13:37:04

医疗和健康  老龄化、城市化与协同治理新路径.jpg

医疗和健康问题,背后藏着好多复杂的社会毛病。这些问题不是突然冒出来的,而是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攒一块儿了,最终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。但值得欣慰的是,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探索破解之道,用实际行动直面挑战。

首先是人口结构的变化。现在老人越来越多,60 岁以上的人扎堆,高血压、糖尿病这些慢性病跟着多起来。老人三天两头跑医院,拿药、复查、住院,哪样都离不开医疗资源。加上现在家庭越来越小,以前一大家子好几代人互相照应,现在年轻人忙工作,独生子女多,老人看病只能依赖医院和社会,医疗系统压力自然大。不过,山东威海文登区探索出 “智慧健康 + 养老” 模式,通过搭建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,为老年人提供 “菜单式” 便捷服务,年均服务 27.3 万人次。湖北沙洋县则组建 69 支家庭医生团队,为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,2024 年累计举办健康沙龙 33 场,覆盖 1.6 万余人次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照护。

城市化也帮了 “倒忙”。大城市人挤人,地铁、商场、办公楼全是密密麻麻的人,一旦有传染病,比如新冠、流感,病毒顺着人传人,很快就扩散开了。而且城里人生活方式也不健康,上班久坐不动,加班熬夜,吃外卖高油高盐,时间长了,胖子多了,得高血压、糖尿病的年轻人也多了。这些病不像感冒发烧,得长期控制,可很多人平时不当回事,等到病重了才去医院,一下子就把医疗资源占满了。但福州通过构建 “15 分钟急救圈”,将 67 部救护车纳入调度网络,并推进 “急救车载终端系统” 建设,实现 “上车即入院”,大幅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。同时,全国多地推广 “三减三健”(减盐、减油、减糖、健康口腔、健康体重、健康骨骼)专项行动,通过社区宣传、健康竞赛等方式引导居民养成健康习惯。

经济不平等更是个大问题。好医院、好医生都扎堆在大城市,北上广深的三甲医院每天挂号像打仗,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卫生院,设备老旧,连个 CT 都没有,稍微复杂点的病就得往城里转。没钱的人更难,生了病怕花钱拖着,小病变大病;没医保的人得了重病,全家积蓄搭进去还不够,恶性循环,因病致贫的例子不少见。近年来,国家医保局持续推进参保扩面,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 95% 以上,并通过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价,让更多患者看得起病。远程医疗的发展也让偏远地区患者受益,比如沙洋县搭建 “健康沙洋” App,实现基层医院与上级专家的实时会诊,2024 年累计转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516 例,县域内门诊就诊率明显提升。

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也有短板。有些地方更看重 GDP,建工厂、修马路积极,给医院、疾控中心拨款却抠抠搜搜。基层疾控中心没人没设备,疫情来了连病毒都检测慢半拍,预警不及时。而且老百姓健康意识也跟不上,比如疫苗接种,总有人怀疑副作用不打,结果传染病一流行,吃亏的还是自己。还有控烟政策,很多公共场所还是有人抽烟,二手烟危害大,可执行起来难。但福州近年来投入 45.95 亿元建设疾控中心、传染病医院等项目,建成 66 支卫生应急队伍,并在全省率先部署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系统,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。此外,全国爱卫办发起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,通过普及健康知识、推广支持工具,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“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”。

工业化和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也不小。工厂排废气废水,空气脏了,水脏了,住在周边的人得肺癌、肾病的多了。打工的人在车间接触粉尘、化学品,没做好防护,得了尘肺病、中毒的,都是长期积累的健康隐患。全球化让病毒跑得更快,以前一个国家的疫情,坐飞机几天就能传遍全球,新冠就是例子,各国防控得同步,不然谁也躲不掉。面对这些挑战,多地加强职业健康保护,比如要求工厂安装防护设备、定期体检,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。例如,福州与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,共享疫情信息,提升区域应急处置能力。

最后还有社会文化的影响。现在商家推销高糖高脂的零食饮料,广告铺天盖地,小孩从小吃这些,肥胖率蹭蹭涨。年轻人追求 “成功”,996 加班,压力大了也没人关注心理问题,抑郁、焦虑的人越来越多,可心理咨询资源少,很多人不好意思去看病,拖着拖着就严重了。针对这些问题,国家卫健委推动 “体医融合”,鼓励医疗机构与体育部门合作,通过运动干预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。同时,多地推广心理健康服务,比如沙洋县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心理疏导,帮助缓解压力。

说白了,医疗和健康危机,其实是社会快速变化中各种问题的集中爆发。老人多、城市挤、贫富差距大、公共卫生没做好、生活方式不健康,这些问题互相缠绕,单靠医院解决不了。但从福州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到沙洋县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从医保改革到健康生活方式推广,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正在积极行动。只要坚持从整体入手,平衡医疗资源、改善环境、引导健康生活,就一定能把根基打牢,减少危机爆发的可能。正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的:“我行动、我健康、我快乐”,每个人的一小步,终将汇聚成社会进步的一大步。


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,仅供欣赏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,仅供学习和参考。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,请来信告知(email:qsllxy@163.com),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。

相关期刊